112 年颱風預測:僅生成 3 個,下半年颱風生成總數正常偏少

前言:

截至目前為止的 112 年,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 3 個颱風。氣象局預估,下半年颱風生成總數將正常至偏少,而今年預估有 3 至 5 個颱風可能侵襲臺灣。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• 密切關注氣象局發布的颱風動態,包括颱風路徑預測與警報訊息。
  • 針對颱風來襲做好相關準備措施,例如備妥應急物資、規劃避難路線。
  • 下載氣象局提供的颱風警報App,隨時接收最新颱風資訊。

可以參考 臺灣東北部冬季降雨類型大解密

112 年颱風生成偏少,總數預估正常至偏低

根據中央氣象局的最新預測,西太平洋至本年 11 月底,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 3 個熱帶氣旋,與過去平均值相比,生成數量顯著偏少。此外,預期下半年的颱風生成總數將介於正常至偏少之間,整體影響較弱。

綜觀過去數十年,北太平洋西部年均生成約為 25 至 30 個熱帶氣旋,其中有 5 至 8 個會發展為颱風。然而,受大環境影響,今年的颱風生成數量異常偏少。氣象專家指出,此現象與太平洋洋流變化和高空環流型態密切相關,導致颱風生成的有利條件減少,使得颱風生成的頻率和強度均顯著降低。

展望未來,下半年的颱風生成仍受不確定因素影響。儘管預測總數可能偏少,但仍有發生較強颱風的可能性。氣象局提醒民眾密切關注颱風動態,及時接收相關警報和應變措施,以確保自身安全和財產保護。

112 年颱風生成現況:僅 3 個颱風生成

截至目前,112 年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 3 個颱風,分別為盧碧、軒嵐諾和尼格。相較於 111 年同期已生成 7 個颱風,今年颱風生成數量明顯偏少。此現象與過去數年的觀測結果相符,自 2018 年起,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數量便持續呈現下降趨勢。

2018 年: 25 個颱風
2019 年: 20 個颱風
2020 年: 8 個颱風
2021 年: 11 個颱風
2022 年(截至目前): 3 個颱風

專家分析原因,推測與聖嬰南方振盪現象(ENSO)的循環有關。聖嬰現象會導致赤道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異常升高,影響颱風的成因和路徑。目前屬於「聖嬰」階段,不利於颱風生成和發展。

112年有幾個颱風?

112年有幾個颱風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112 年侵臺颱風個數推估

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,112 年預估侵臺颱風個數約為 3 至 5 個,接近正常水準。所謂的「侵臺颱風」是指颱風中心進入或預測將進入臺灣本島海域(東經 120 度至 125 度,北緯 22 度至 27 度)的颱風。侵臺颱風的數量與強度變化較大,過去曾發生過 0 個到 8 個侵臺颱風的紀錄。

預估侵臺颱風的數量與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颱風總數有密切的關係。由於今年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 3 個颱風,因此預估侵臺颱風的數量也會比往年減少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侵臺颱風的數量僅僅是一個預估值,實際的數量可能與預測有差異,民眾仍應密切關注颱風動態,做好防颱準備。

此外,影響侵臺颱風個數的因素還包括颱風路徑、強度以及大氣環流等。例如,當颱風生成位置較遠離臺灣,或是路徑偏北或偏南,侵臺的機率就會降低。另外,颱風強度越強,侵臺的可能性也越高,民眾應隨時留意颱風的發展情況,並做好防颱措施。

112 年侵臺颱風個數推估
項目 內容
預估侵臺颱風個數 3 至 5 個
侵臺颱風定義 颱風中心進入或預測將進入臺灣本島海域
過去侵臺颱風數量紀錄 0 個到 8 個
預估與北太平洋西部颱風生成的關係 北太平洋西部生成颱風總數減少,侵臺颱風數量預估也會減少
影響侵臺颱風個數的因素 颱風路徑、強度、大氣環流等

112 年颱風數量預測:預估侵臺颱風個數約 3 至 5 個

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測,112 年侵臺颱風的數量接近常態,預估約有 3 至 5 個颱風將侵襲臺灣。這項預測是基於長期觀測數據和氣候模式的資料分析,考慮了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洋流、風場和海溫等因素。

過去幾年,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數量呈現下降趨勢。受全球暖化的影響,海水溫度升高,導致颱風生成頻率和強度有所變化。然而,預測仍指出,112 年侵臺颱風的數量將維持常態,這意味著民眾需要持續關注颱風動態,並做好應變準備。

氣象局提醒民眾,侵臺颱風的生成時間、路徑和強度具有高度不確定性。建議民眾密切關注官方發布的颱風資訊,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。在颱風發生時,應避免前往危險地區,並做好糧食、飲水、藥物等應急物資的準備。同時,留意政府機關發布的颱風警報和撤離指示,確保自身安全。

112年颱風生成概況: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3個颱風

截至112年8月,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3個颱風,與過去10年的平均值5.9個相差甚遠,創下近年來同時期生成颱風數最少紀錄。其中,今年第1號颱風「艾利」於7月上旬生成,在菲律賓及中國大陸南部帶來豪雨,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;第2號颱風「馬鞍」隨後於7月下旬生成,影響日本以及台灣,帶來強風及豪雨。

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資料,今年颱風生成數量偏少的原因,主要是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。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較低,而西部海水溫度較高,這種溫度差異會抑制颱風的生成。此外,今年太平洋高壓偏強,抑制了颱風生成和發展的空間。

氣象專家預估,112年下半年北太平洋西部颱風生成總數仍將偏少至正常,約為4至6個。其中,侵襲台灣的颱風個數預估接近正常,約為3至5個。值得注意的是,颱風生成數量雖偏少,但強度不一定會減弱,民眾仍應密切關注颱風動態,並做好相關防災準備。

可以參考 112年有幾個颱風?

112年有幾個颱風?結論

綜上所述,截至目前為止的 112 年,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 3 個颱風,預估下半年颱風生成總數正常至偏少。預估侵臺颱風個數接近正常,約為 3 至 5 個。民眾可適時關注氣象局發布的最新颱風動態,做好颱風來襲的相關防範措施,確保自身安全。

112年有幾個颱風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截至目前為止,112年生成幾個颱風?

截至目前為止,112年北太平洋西部僅生成3個颱風。

下半年預估生成幾個颱風?

預估下半年颱風生成總數正常至偏少,數量約為5至8個。

預估侵襲台灣的颱風數量約為幾個?

預估侵襲台灣的颱風數量約為3至5個,接近正常值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