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!流感好發季節來襲

當秋風掃落葉之際,也正是「流感好發季節」來襲的時刻。台灣的流感疫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,病例通常在11月開始上升,12月至隔年3月達到流行高峰。因此,在這個時期,我們應提高警覺,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,避免感染流感病毒,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。

可以參考 台灣有賣紅毛丹嗎?近年來全台各地皆可嘗鮮

流感高風險族群勿輕忽

流感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只是小病,但對於某些高風險族群,卻可能帶來致命的威脅。高風險族群包括:65歲以上長者、慢性病患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肺病等)、孕婦、幼兒和免疫力低下者。這些族群一旦感染流感後,容易併發嚴重症狀,甚至死亡。因此,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防範流感,及早接種流感疫苗,並在流感季時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。此外,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戴口罩,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

其中,孕婦是流感高風險族群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對象。孕婦感染流感後,不僅會增加自身出現併發症的風險,也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,導致早產、胎兒窘迫甚至死胎。因此,孕婦應在流感季節前及早接種流感疫苗,並加強個人防護措施,避免感染流感病毒。

此外,幼兒也是流感高風險族群之一。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感染流感後容易出現高燒、抽搐等嚴重症狀。而且,幼兒感染流感後,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家人和照顧者,導致家庭或社區內出現群聚感染。因此,家中有幼兒的父母或照顧者應特別留意幼兒的健康狀況,並在流感季時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。

流感好發季節 防範不可忽視

流感好發季節的來臨,民眾務必提高警覺,積極採取預防措施,避免感染流感。以下列出數項重要防範措施,提供民眾參考:

  • 接種流感疫苗: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,建議6個月以上民眾每年定期接種。高風險族群,如孕婦、幼兒、長者、慢性病患者等,更應優先接種。
  •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:勤洗手、咳嗽或打噴嚏時以衛生紙遮住口鼻、避免接觸眼口鼻等黏膜部位,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外出時也可配戴口罩,減少飛沫傳播的機會。
  • 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場所:流感病毒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傳播。在流感好發期間,應儘量減少前往人潮眾多的地方,或在前往時佩戴口罩,注意個人衛生。
  • 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:充足的營養和規律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,減少感染風險。均衡攝取蔬果、全穀類、蛋白質等營養素,並安排適當的運動,維持身體健康。
  • 做好環境清潔:定期清潔居家環境,尤其是經常接觸的物品和表面,可減少病毒存活時間。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或市售消毒液進行消毒,保持環境衛生。
  • 流感好發季節

    流感好發季節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流感好發季節禦寒保暖、預防感染

    隨著天氣轉涼,流感逐漸進入好發季節。禦寒保暖是預防流感的重要一環。當氣溫降低時,人體免疫力容易下降,而流感病毒在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,增加感染風險。因此,在流感好發季節,民眾應注意保暖,避免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中。

    適時增減衣物: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,避免忽冷忽熱。外出時應穿著保暖衣物,例如帽子、圍巾、手套等,避免身體受寒。此外,室內溫度也應適中,避免過冷或過熱,造成溫差過大而降低免疫力。

    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:均衡飲食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,增強免疫力。攝取足夠的蔬果、全穀類和優質蛋白質,可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營養素。此外,充足的睡眠也是提升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因素。成年人每晚應睡足7至9小時,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復。

    規律運動:規律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提高免疫細胞活力。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或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。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類型,並持之以恆,才能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。

    流感好發季節禦寒保暖、預防感染
    措施 具體做法
    適時增減衣物 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,避免忽冷忽熱。外出時應穿著保暖衣物,例如帽子、圍巾、手套等,避免身體受寒。室內溫度也應適中,避免過冷或過熱,造成溫差過大而降低免疫力。
    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 均衡飲食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,增強免疫力。攝取足夠的蔬果、全穀類和優質蛋白質,可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營養素。此外,充足的睡眠也是提升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因素。成年人每晚應睡足7至9小時,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復。
   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提高免疫細胞活力。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或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。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類型,並持之以恆,才能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。

    流感好發季節來襲,養成良好衛生習慣,預防勝於治療

    在流感好發季節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。這些習慣有助於預防病毒傳播,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。以下幾個關鍵的衛生習慣,民眾應謹記在心:

    • 勤洗手:肥皂和清水是預防流感傳播最有效的方法。在觸摸公共物品、接觸病人或打噴嚏、咳嗽後,都應徹底洗手至少20秒。外出時,民眾可攜帶乾洗手液,在不方便洗手時使用。
    • 掩蓋口鼻:咳嗽或打噴嚏時,應使用紙巾或手帕遮住口鼻。若沒有紙巾或手帕,則可使用上臂內側遮住,避免飛沫噴濺他人。使用過的紙巾應立即丟棄。
    • 避免觸摸口鼻:病毒容易透過口、鼻、眼等黏膜進入體內。因此,在公共場合,應盡量避免觸摸自己的口鼻。
    • 保持環境清潔:經常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,例如門把、檯面、手機等。使用含氯漂白水或其他消毒劑,稀釋後擦拭,有助於殺滅病毒。
    • 保持空氣流通: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可降低病毒濃度。建議定期開窗通風,或使用空氣清淨機,以減少室內空氣中的病毒數量。

  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不僅能預防流感,也能預防其他傳染病。在流感好發季節,民眾應更加注意衛生,做好個人防護措施,降低感染風險,保護自身健康。

    秋冬流感好發季節 提高警覺防護

    秋冬之際,氣溫驟降,是流感病毒肆虐的高峰期。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,主要透過飛沫傳染。民眾在與流感患者接觸時,或觸摸到受病毒汙染的物品後,再接觸口、鼻或眼睛黏膜,就有可能遭到感染。由於流感病毒每年變異株不同,即使過往曾感染過流感,也無法對新的流行株產生完全的免疫力。因此,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
    流感疫苗能降低感染流感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,特別是對高風險族群而言,更是不可或缺的防護措施。高風險族群包括:65歲以上長者、滿6個月至未滿6歲幼兒、慢性病患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呼吸道疾病、腎臟疾病、肝臟疾病等)、免疫力低下者(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或愛滋病患者)、孕婦、以及機構住民。這些族群感染流感後,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風險較高,因此更應積極接種流感疫苗。

    除了接種流感疫苗,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採取預防措施,包括:勤洗手、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衛生紙遮住口鼻、避免接觸流感患者、如有流感症狀應立即就醫、以及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等。此外,在流感流行期間,外出時應佩戴口罩,特別是在人潮擁擠、通風不良的地方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
    流感是一種傳播力極強的疾病,一旦感染,可能導致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喉嚨痛、咳嗽、流鼻水等症狀,嚴重時甚至會併發肺炎、腦炎等致命併發症。因此,民眾不可輕忽流感,應及早採取預防措施,在秋冬流感好發季節提高警覺,共同守護健康。

    可以參考 流感好發季節

    流感好發季節結論

    流感好發季節已經來臨,民眾務必提高警覺,做好預防工作。流感病毒傳染力強,且潛伏期短,容易在人群中迅速傳播,因此流感好發季節期間,養成良好衛生習慣、接種疫苗、禦寒保暖至關重要。若出現流感症狀,請儘速就醫,並配合醫師指示治療,避免併發症或重症的發生。流感好發季節,預防勝於治療,共同做好防護措施,守護自身及他人的健康。

    流感好發季節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流感疫苗預防效果如何?

    流感疫苗的預防效果會因疫苗與病毒株的吻合程度、接種者的健康狀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,一般約可降低30-60%的罹患率,並可有效減少重症及死亡的風險。

    接種流感疫苗後,多久會產生保護力?

    接種流感疫苗後,約需2-3週才會產生足夠的保護力,因此建議在流感好發季節前一個月接種,以達到最佳保護效果。

    流感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?

    流感疫苗通常安全性高,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疼痛、痠痛,通常在幾天內會自行緩解。少數人可能出現發燒、肌肉痠痛等全身性反應,通常持續1-2天。接種後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等罕見副作用,應立即就醫。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